標題: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英國大笨鐘

發問:

英國大笨鐘的資料!快!

最佳解答:

圖片參考:http://assets.matchbin.com/sites/358/assets/131824051691512011101017525614_10826.jpg 以下是大笨鐘的基本資料,我把Pintoo附的小卡介紹文字Key上來:這座佇立於英國泰晤士河畔,倫敦市區國會大樓(Houses of Parliament)西敏廳外側的大笨鐘(Big Ben),又稱為大鵬鐘或威斯敏斯特宮鐘塔興建於1858年4月10日,是由建築師拜瑞(Charles Barry)與普金(Augustus Pugin)在1843年一場大火之後,重建國會大樓時所蓋,不但是英國倫敦著名旅遊景點,更是英國人心目中的首選。大笨鐘獨特鐘聲響徹全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過一個半世紀,縱使它曾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軍轟炸,卻仍然屹立不搖。大笨鐘的鐘聲已經悄悄地融入倫敦市民的生活中,過去150年來,每15分鐘響一次,精準地為倫敦民眾報時,主要源自於鐘塔上一大四小的鐘;一開始的聲響是先由周圍的四小鐘,最後報時的才是由重達13.5噸的主鐘每小時敲一次,所以到午夜才會響12次。英國大笨鐘不只是當地的觀光地標,在1987年因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知名建築之一。大笨鐘位於英國英格蘭倫敦市區國會大樓的西敏廳外側,又稱為大鵬鐘或威斯敏斯特宮鐘塔,是英國倫敦的代表性建築和旅遊景點,鐘塔高310英呎、大共鳴鐘直徑9英尺、重13.5噸,大笨鐘建於1858年4月10日是英國最大的鐘,分針約有14英呎,並利用人工發條每個小時報時一次;大笨鐘除了是英國代表的建築以外,也是英國人慶祝新年的地方。星期電訊報報導,據官方2009年的測量報告,大笨鐘自2002年開始顯著傾斜,之後每年偏離增加0.9公分,現在總共已偏離43.5公分,向西北方傾斜0.26度。英國名勝「大笨鐘」(Big Ben)正在加速傾斜,鐘樓頂部已偏離垂直中軸線將近半公尺,現在連肉眼都能輕易分辨鐘樓斜了。 工程師推測,1858年完工的大笨鐘幾十年來受到地下工程影響,地基沉降不平均,導致傾斜。報告指出,如果不採取補救措施,大笨鐘恐倒塌,壓在西北面的議員辦公室大樓。但議員們短期內不必擔心,照目前的傾斜速度計算,大笨鐘要在4000年後才會傾斜至義大利比薩斜塔的程度。

其他解答:

汉漢▼▲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標題手工轉換。轉換標題為:大陆:大本钟;台灣:大笨鐘;香港:大笨鐘;實際標題為:大本钟;當前顯示為:大笨鐘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轉換內容:下方採用單位公共轉換組組全文轉換 [編輯]原始語言:m;1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米原始語言:Em;1018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穰米原始語言:Pm;1015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秭米原始語言:Tm;1012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垓米原始語言:Gm;109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京米原始語言:Mm;106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百萬公尺原始語言:km;103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公里原始語言:dm;10-1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分米原始語言:cm;10-2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厘米原始語言:mm;10-3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毫米原始語言:μm;10-6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微米原始語言:nm;10-9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納米原始語言:pm;10-12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皮米原始語言:fm;10-15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飛米原始語言:am;10-18m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阿米原始語言:cd;大陆:坎德拉;台灣:燭光;香港:坎德拉;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坎德拉原始語言:kg;大陆:千克;台灣:公斤;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公斤原始語言:g;公克?大陆:克;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公克大陆:摩尔;香港:摩爾;台灣:莫耳;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摩爾大陆:贝可勒尔;台灣:貝克;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貝克大陆:希沃特;台灣:西弗;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西弗大陆:戈瑞;台灣:戈雷;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戈雷以下為本條目單獨的全文轉換,請從本頁面進行編輯:大陆:大本钟;台灣:大笨鐘;香港:大笨鐘;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大笨鐘大陆:钟;台灣:鐘;香港:鐘;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鐘 [展開] 字詞轉換說明字詞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電腦程式自動消除繁簡、地區詞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如果您想對我們的字詞轉換系統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或者提交應用面更廣的轉換(中文維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軟件),或者報告轉換系統的錯誤,請前往Wikipedia:字詞轉換請求或候選發表您的意見。 圖片參考: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8/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大笨鐘大笨鐘(Big Ben)大笨鐘原先只指鐘塔內的銅鐘,但後來演變成指整座鐘塔。大笨鐘的命名來源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稱大笨鐘的名字來自於本傑明·豪爾爵士。大鐘於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國最大的鐘。 塔起碼有320英尺高(約合97.5米),分針有14英尺長,大笨鐘用人工發條,國會開會期間,鐘面會發出光芒,每隔一小時報時一次。每年的夏季與冬天時間轉換時會把鐘停止,進行零件的修補、交換,鐘的調音等。大笨鐘的可靠性毋庸置疑,自從建成, 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官員每天兩次派人校對此鐘。 不過有一次它把時間報錯了,因為一名在大笨鐘上作業的油漆粉刷工在鐘面上掛了一個油漆桶,把鐘弄慢了。2009年6月1日,歡慶啟用150週年。 在英國,大笨鐘是人們慶祝新年的重點地方,收音機和電視都會播出它的鐘聲來迎接新一年的開始。同樣地,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大笨鐘鐘聲的傳出表示第11個月的第11天的第11個小時及2分鐘的默哀開始。獨立電視新聞的「十點鐘新聞」以一連串的大笨鐘鐘聲作新聞預告的配樂作開始已很多年。大笨鐘的鐘聲今天仍會用於所有獨立電視新聞頻道新聞快報的新聞預告,及威斯敏斯特宮大笨鐘的鐘面圖(因獨立電視新聞公司認為以大本鐘為主題過於「大倫敦主義」,因此於2009年11月2日起的十點鐘新聞取消由倫敦天際線飛往大本鐘的新聞開場電腦動畫,亦減少大本鐘的圖案出現,但仍保留大笨鐘的鐘聲音效[2])。從1923年12月31日開始,大笨鐘的鐘響亦可在於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台的一些新聞佈告(6時正、午夜及星期天的晚上10時正)的一小時前及英國廣播公司國際廣播部聽到。鐘聲是經由長期設置在鐘樓內而連接着廣播大樓的擴音器傳送的。63D0B758E2D502CC
arrow
arrow

    zogfl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