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歷史問題 急!!!!!!!!!!!

發問:

1.貞觀之治點解? 2.朝代的統治事奇。 遠古時代至現在 更新: 2.朝代的統治時期。 遠古時代至現在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最佳解答:

1.貞觀之治,是指中國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概說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大隋的興亡,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他像孟子一樣,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認識到「水則載舟,亦則覆舟」,因此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在文臣武將之中,魏徵當過道士,原係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勵臣下直諫,魏徵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太宗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太宗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產,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人民衣食有餘,安居樂業。在文化方面,則大力獎勵學術,組織文士大修諸經正義和史籍;在長安設國子監,鼓勵四方君長遣子弟到來留學。此外,太宗又屢次對外用兵,經略四方,降東突厥、定薛延陀、征高句麗、親吐蕃、和回紇,使唐之國威遠播四方。太宗則被西北諸國尊為「天可汗」,成為當時東方世界的國際盟主。 總之,在太宗執政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鼎盛的太平盛世,史稱「貞觀之治」。 2. 朝代 年份 有熊氏 高陽氏 高辛氏 陶唐氏 有虞氏 夏朝 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 (正式國號為夏後氏,后羿篡位後,國號為有窮氏,寒浞殺后羿依然以有窮氏為國號) 商朝 約前1600年-約前1046年 周朝 約前1046年-前221年 西周 約前1046年-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403年(三家分晉始為戰國) 戰國 前403年-前221年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 漢朝 前206年-220年12月10日(前202年劉邦稱帝) 西漢 前202年二月-9年1月10日 新朝 9年1月10日-23年 東漢 25年-220年12月10日 三國 220年12月10日-280年5月1日 曹魏 220年-266年2月4日 蜀漢 221年-263年十一月 孫吳 222年-280年5月1日 晉朝 266年2月4日-420年 西晉 266年2月4日-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 304年-439年 漢前趙 304年-329年 成漢 304年-347年 前涼 314年-376年 後趙 319年-351年 前燕 337年-370年 前秦 351年-394年 後秦 384年-417年 後燕 384年-407年 西秦 385年-431年 後涼 386年-403年 南涼 397年-414年 南燕 398年-410年 西涼 400年-421年 夏 407年-431年 北燕 407年-436年 北涼 397年-439年 南北朝 420年-589年 南朝 420年-589年 南朝宋 420年-479年 南朝齊 479年-502年 南朝梁 502年-557年 南朝陳 557年-589年 北朝 439年-581年 北魏 386年-534年 東魏 534年-550年 北齊 550年-577年 西魏 535年-556年 北周 557年-581年 隋朝 581年-618年 唐朝 618年-907年 唐朝(武周前) 618年-690年 武周 690年-705年 唐朝(武周後) 705年-907年 五代十國 907年-979年 五代 907年-960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後唐 923年-936年 後晉 936年-946年 後漢 947年-950年 後周 951年-960年 十國 902年-979年 吳越 907年-978年(893年開始割據) 閩國 909年-945年(893年開始割據,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 924年-963年(907年開始割據,即荊南國) 馬楚 907年-951年(896年開始割據) 南吳 902年-937年(892年開始割據) 南唐 937年-975年 南漢 917年-971年(905年開始割據) 北漢 951年-979年 前蜀 907年-925年(891年開始割據) 後蜀 934年-965年(925年開始割據) 宋朝 960年-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遼朝 947年-1125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 元朝 1271年-1368年 明朝 1368年-1644年4月25日 南明 1644年-1662年 清朝 1636年-1912年2月12日(1616年國號為金,史稱後金;1636年改國號大清)

其他解答:63D0B758E2D502CC
arrow
arrow

    zogfl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