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點解日本個核電站......

發問: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點解日本個核電站爆炸會釋放出【銫】同【碘】? 呢兩樣野原本喺核電站有乜用架? 定系廢料? 點解唔見佢講【鈾】同【鈈】? 更新: 點解【鈾】核裂變會出【銫】同【碘】? 乜唔系會出【氪】同【鋇】架咩?

最佳解答:

Caesium (銫) in the form of Caesium-137 and Caesium-134, and iodine (碘) in the form of iodine-131 and iodine-133 are dominant fisions products of uranium-235. They are just wastes in the reactor core. The uranium fuel is not volatile and is confined by the fuel claddings.

其他解答:

核電廠所用的燃料係鈾元素. 但係會用佢黎做核分裂反應.就係用一粒中子打向鈾原子,令佢分成兩邊. 所以已經變成左碘同銫.|||||核能、煤和天然氣是香港三種主要用作發電的能源。與傳統的發電廠不同,核電站不是使用化石燃料,而是依靠核子反應而運作的。到底甚麼是核子反應?為何某些核子反應可以產生能量呢? 圖片參考:http://hk.knowledge.yahoo.com/nuclear_phy/images/atom_c.gif 圖 1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為香港提供部份的電能。照片來源﹕中華電力廣東核電站網頁圖 2 原子的示意圖。原子的中心是一個極小的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外圍是電子雲。要明白甚麼是核子反應,讓我們先重溫原子的結構。原子的中心是極之細小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質子帶正電,而中子是電中性的。電子則像一片雲一樣包圍著原子核,並受原子核的電力束縛。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能量的反應,例如燃燒煤和天然氣等,都是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只涉及原子外圍的電子重組,在反應中原子能量的改變相對很小。相反,核子反應則涉及原子核的分裂或融合。由於質子和中子被緊緊束縛於原子核中,在核子反應過程中所釋放或吸收的能量便大得多了。在核電站 (例如廣東大亞灣核電站) 中,核能來自鈾原子核的分裂。約在一百年前,愛因斯坦發現物質和能量其實是同一樣東西,因此物質可以轉換成能量,其轉換比例可由方程 E = mc2 描述。當鈾原子核分裂成一些較細的原子核和粒子時,最終形成的原子核和粒子的總質量,比未分裂前的鈾原子核的質量小。換句話說,有部份質量轉換成能量,就如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所描述。在以下的章節中,我們將會討論一些天然和人工的過程。這些過程都涉及核能,以及核電站的運作情況。 放射性與輻射放射性是某些會自發放出輻射的物質 (稱為放射性物質) 的特性,是物質釋放核能的天然特性。放射性物質可能釋放出的輻射有三種,包括 α 粒子,β 粒子和 γ 射線。圖 3 氡原子核的 α 衰變α 粒子其實是氦原子的原子核,大約以光速 1/10 的速率運動。α 粒子帶有兩個電子單位的正電荷。它的穿透力很弱,可以被 5 cm 的空氣或一張紙所阻擋。例如氡 (氣體) 的原子核透過放射出一顆 α 粒子,便會衰變成釙 (固體) 的原子核: 在元素符號左上方的數字代表原子核的質量數 (核子的數目),而在左下方的數字則代表原子數 (質子的數目)。注意在方程兩邊的質量數和原子數都是平衡的 (222 = 218 + 4 和 86 = 84 + 2)。圖 4 鋰-8 原子核的 β 衰變β 粒子其實是電子,大約以 0.9 倍光速運動。β 粒子帶有一電子單位的負電荷。它可以被數毫米厚的鋁所阻擋。例如,鋰-8 可以通過 β 衰變而變成鈹-8: 因為 β 粒子其實是一個電子,所以可用 代表 (質量數為零、帶有一電子單位的負電荷)。注意在方程兩邊的質量數和原子數也是平衡的 (8 = 8 + 0 和 3 = 4 + (-1))。圖 5 α 粒子、β 粒子與 γ 射線的穿透力γ 射線是頻率很高的電磁波 (超過 3 × 1019 Hz)。γ 射線是電磁波,所以不帶電荷。γ 射線有很強的穿透力,用 2.5 cm 厚的鉛也只可以減少它的強度大約 50 %。在 γ 衰變中,原子核不會改變它的質量數和原子數;它只會因為放射 γ 射線而損失能量。 核裂變和核聚變核裂變是一個重的原子核分裂為兩個或數個較輕的原子核的過程。核聚變則是兩個或數個輕的原子核聚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的過程。核聚變釋放巨大的能量。例如氫彈的爆炸便是氫-2 (氘) 和氫-3 (氚) 核聚變的結果: 氫-2 (氘) 和氫-3 (氚) 聚變成氦的反應圖 氫的核聚變使太陽持續發光數十億年。照片嗚謝﹕NASA / SOHO在太陽的中心,能量也是由核聚變產生的。真正聚變的過程頗為複雜,但最終的結果是由 4 個質子 (氫原子核) 轉變為一個氦原子核: 這裡 代表電子,而 v 代表「中微子」,是一種質量很低,沒有電荷的粒子。在太陽裏,每秒鐘發生 1038 個聚變,使五百萬噸的質量轉變為能量!雖然這質量看起來很大,但與太陽整體的質量相比,實在是微乎其微。就是這種核反應產生的能量,維持太陽發光數十億年。 鈾的裂變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使用鈾的核裂變作為能源。鈾的原子核有 92 個質子。鈾有不同的同位素,不同同位素的其原子核擁有不同數目的中子。鈾-235 的原子核有 143 個中子,加上 92 個質子,總共有 235 個核子。鈾-238 的原子核就有 146 個中子,因此總共有 238 個核子。鈾-235 較易產生核裂變。在天然的礦物鈾中,鈾-235 的含量只有 0.7 %。核電站所用的二氧化鈾是經過濃縮的,一般含有 3-4 % 的鈾-235。當鈾-235 的原子核被一顆中子碰撞時,原子核便會分裂成兩顆較輕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能量,以及兩個或三個中子。63D0B758E2D502CC
arrow
arrow

    zogfl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