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朝代表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發問:

莪想要中國既朝代表 吾該快啲 急,,,,,

最佳解答:

中國歷代紀年表 朝代 起迄年分(西元) 備註 黃帝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東周 前770~前249 秦 前248~前207 漢 前206~220 西漢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東漢 25~220 西元25年,光武帝建年號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晉 265~420 西晉 265~316 東晉 317~420 五胡十六國 前趙 304~329 劉淵國號漢,劉曜改為趙,史稱前趙 成漢(前蜀) 304~347 後趙 319~350 前涼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後秦 384~417 後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後涼 386~403 南涼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涼 400~420 北涼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其他解答:

朝代 年份 夏朝 前2070年 - 前1600年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46年 周朝 前1046年 - 前221年 西周 前1046年 - 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 - 前403年(三家分晉始為戰國) 戰國 前403年 - 前221年 秦朝 前221年 - 前207年 漢朝 前206年 - 220年12月10日 <前202年劉邦稱帝> 西漢 前202年二月 - 9年1月10日 新朝 9年1月10日 - 23年 東漢 25年 - 220年12月10日 三國 220年12月10日 - 280年5月1日 曹魏 220年 - 266年2月4日 蜀漢 221年 - 263年十一月 孫吳 222年 - 280年5月1日 晉朝 266年2月4日 - 420年 西晉 266年2月4日 - 316年 東晉 317年 - 420年 五胡十六國 304年 - 439年 漢前趙 304年 - 329年 成漢 304年 - 347年 前涼 314年 - 376年 後趙 319年 - 351年 前燕 337年 - 370年 前秦 351年 - 394年 後秦 384年 - 417年 後燕 384年 - 407年 西秦 385年 - 431年 後涼 386年 - 403年 南涼 397年 - 414年 南燕 398年 - 410年 西涼 400年 - 421年 夏 407年 - 431年 北燕 407年 - 436年 北涼 397年 - 439年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 南朝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 南朝齊 479年 - 502年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 南朝陳 557年 - 589年 北朝 439年 - 581年 北魏 386年 - 534年 東魏 534年 - 550年 北齊 550年 - 577年 西魏 535年 - 556年 北周 557年 - 581年 隋朝 581年 - 618年 唐朝 618年 - 907年 唐朝(武周前) 618年 - 690年 武周 690年 - 705年 唐朝(武周後) 705年 - 907年 五代十國 907年 - 979年 五代 907年 - 960年 後梁 907年 - 923年 後唐 923年 - 936年 後晉 936年 - 946年 後漢 947年 - 950年 後周 951年 - 960年 十國 902年 - 979年 吳越 (907年-978年,893年開始割據) 閩國 (909年-945年,893年開始割據,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 (924年-963年,907年開始割據,即荊南國) 馬楚 (907年-951年,896年開始割據) 南吳 (902年-937年,892年開始割據) 南唐 (937年-975年) 南漢 (917年-971年,905年開始割據) 北漢 (951年-979年) 前蜀 (907年-925年,891年開始割據) 後蜀 (934年-965年,925年開始割據) 宋朝 960年 - 1279年 北宋 960年 - 1127年 南宋 1127年 - 1279年 北遼 947年 - 1125年 西夏 1038年 - 1227年 金朝 1115年 - 1234年 元朝 1271年 - 1368年 明朝 1368年 - 1644年4月25日 南明 1644年 - 1662年 清朝 1636年 - 1912年2月12日(1616年國號為金,史稱後金;1636年改國號大清) [編輯] 共和時期 國號 年份 中華民國 1912年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 - [2] [編輯] 朝代歌訣 由於中國的朝代眾多,要記憶會有些許困難,有些人設計了中國朝代歌訣,以方便記憶,以下是一些歌訣的例子。 歌訣一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2008-09-08 20:47:47 補充: 歌訣二 (由達拉斯市李嘉清所紀)[3] 唐虞夏商周完東,春秋戰國秦末烽, 漢分三國收魏晉,南北朝夕隋唐風, 五代十國遼夏匆,宋疲金盡元朝攻, 明滅清寒虛國庫,國民革命歸於中。 歌訣三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傳兩晉,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歌訣四 三皇五帝夏商周,歸秦及漢三國休。 晉終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收。 2008-09-08 20:48:14 補充: 歌訣五(香港中學生常用簡易版本) 黃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 兩漢三國晉,晉後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歌訣八 (1972,1973 年馬來西亞古晉中學劉延森老師) 三皇五帝夏商周,戰國歸秦繼漢劉, 三國魏晉南北繼,隋唐五代宋元明。 歌訣九 黃帝唐虞夏商周, 秦漢後分三國誌, 晉分東西南北朝, 隋唐後有五代起, 宋元明清民國成。 歌訣十 三皇五帝夏商周, 秦皇漢祖三國鬥。 晉終南北隋唐帝, 五代宋元明滿清。 2008-09-08 20:48:24 補充: 歌訣十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 歸秦及漢三國謀。 晉終南北隋唐記, 五代宋元明清華。 歌訣十二 唐虞夏商周, 秦漢三國晉, 南北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中華。 歌訣十三 (旋律以哥哥爸爸真偉大為底本,帶有中華民國意識形態,於台灣流行。) 黃帝堯舜夏商周, 周分西和東。 秦完是三國, 魏晉南北朝。 隋唐之後五代十國, 還有兩宋元明清。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歌訣十四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傳兩晉,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北南宋,元明清後帝王休。|||||朝代 起迄年分(公元) 备注 黄帝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东周 前770~前249 秦 前248~前207 汉 前206~220 西汉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晋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五胡十六国 前赵 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 304~347 后赵 319~350 前凉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后秦 384~417 后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后凉 386~403 南凉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凉 400~420 北凉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吴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汉 907~971 闽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金 5~1234 元 1206~1367 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 西夏 1032~1227 明 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 清 1616~1911 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亦可上以下網址:中國歷代帝王年表、中國歷代年號 http://www.geocities.com/lqq889/chinese.html63D0B758E2D502CC
arrow
arrow

    zogfl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