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請略述中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發問:

eg..苗族. 藏族.傣族.維吾爾族....

最佳解答: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是新疆最大的一個民族,人口約有八百多萬,主要居住在天山以南的綠洲城鎮,散居伊犁、北疆、東疆和烏魯木齊市。「維吾爾」是指「團結」、「和睦」、「聯合」的意思。 維吾爾族人素以能歌善舞著稱,成於十六世紀的大型音樂作品《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族的藝術瑰寶。維吾爾族的服飾富有民族色彩,男子愛穿俗稱「袷袢」的長袍,女子愛穿色彩鮮艷的連衣裙,外套對襟背心,而男女老少都有戴帽冠的習俗,最著名是色彩絢麗,叫「朵帕」的小花帽。 在飲食方面,食囊是維吾爾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這是用發酵麫粉放在囊坑中烤製而成的麫餅,有多種佐料和形狀,香酥可口,而且久藏不壞,便於攜帶,是維吾爾族一種歷史悠久的食品。 此外,烤全羊、抓飯、拉麫等,都是維吾爾族的著名食品。維吾爾族人多信奉伊斯蘭教,生活文化也受其影響,如禁食豬肉、定時膜拜等。 苗族 我們苗族人穿起民族服裝,吹笙跳舞,真的很好看!你想認識我們嗎?那就要看看這個介紹了! 我族的女孩自八歲起便開始學習挑花、刺繡的工藝,再長大一點,會學習較高深的刺繡技術和紡織、蠟染等手藝。我族婦女的服飾色彩鮮明、花式多樣,全歸功於我們從小努力學習紡織技術呀! 我族姑娘很喜歡穿戴銀器飾物,如頭飾、耳環、手鐲等,但千萬別以為這些飾物是由我族的女士所做的,其實它們是我族男士的精心傑作!除了銀器飾物外,我族男士還會製作「蘆笙」。蘆笙是我族的樂器,可以奏出悅耳動聽的曲調。在蘆笙演奏的音樂下,我族男女會攜手跳起別具特色的舞蹈——蘆笙舞。你也來和我們一起跳吧! 苗族小檔案 人口:約739萬多人 分佈地區:主要聚居在貴州省、湖南省、湖北省、雲南省、四川省、廣西省等地 瑤族 瑤族分佈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地,1990年的人口統計約有 213 萬人。瑤族人有本族語言但無本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瑤族人宗教信仰複雜,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也有信奉道教和巫教。傳統的節日有盤王節、春節、中元節等。 傣族 傣族是雲南省二十六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為主,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西部的德宏傣族以粳米為主要食糧,南部的西雙版納傣族則吃糯米。我們用筷子吃飯,傣族人的筷子,就是他們的一雙手,他們會把米飯搓成飯團來吃。為幫助消化,他們還會製作一些酸味小吃。 傣族人居住的地方炎熱又潮濕,房屋都是以竹、木和茅草等材料建成。西雙版納的杆欄式房屋,又稱「高腳房屋」,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飼養牲畜,既可防潮通風,又可防止野獸侵襲。 傣族人多信奉小乘佛教,他們的生活和文化,亦與所信奉的宗教息息相關。男孩到了入學年齡必須出家為僧,在寺院中學習,到接近成年才得以還俗。而在傣族人居住的地方,佛寺隨處可見,而且建築樣式繁多,有單塔、雙塔和群塔等等。 據傣族的曆法,每年四月中旬(約漢族夏曆清明後十天)就是元旦,他們會舉行傳統的潑水儀式,稱為潑水節,以互相祝福。潑水節的第一天,族人會一起去看龍舟比賽;第二天,是潑水節的高潮,男女老少會把水潑向最心愛和最尊敬的人身上,又會圍成一圈唱歌跳舞;而到了第三天,他們會放高升(自製土火箭)和孔明燈。 傣族聚居的西雙版納,棲息許多珍禽異獸,每當晨光初現和夕陽斜照之際,常可見到美麗的孔雀在水邊翩翩起舞,所以人們把這譽稱為「孔雀之鄉」,傣族人也有著名的「孔雀舞」。 傣族小檔案 人口:約1,158,989人(資料來源:中國人口統計年鑑2002) 分佈地區:雲南省德宏傣族景族自治州(雲南省西部)及西雙版納的傣族自治州(雲南省南部),也有居住在元江及金沙江流域一帶。 蒙古族 「蒙古」這個詞在唐代已經出現,最初只是蒙古眾多部落中一個部落的名稱。1206年,鐵木真統一各蒙古部落,才以「蒙古」來統稱整個蒙古民族。據說「蒙古」是「天族」的意思。 我們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區)。公元七世紀時,我們的祖先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十三世紀初,鐵木真統一各蒙古部落,建立蒙古汗國,並把版圖擴展到中亞和南俄。1279年,忽必烈滅南宋,統一了中國。 我族男女老幼都善於騎馬,喜歡穿靴、袍和束腰帶。族人一向以從事畜牧業為主。他們帶着牲畜,逐水草而居,所以住的是一種容易拆搭、方便攜帶的帳篷,叫「蒙古包」。 每年七、八月間,我們都會在草原上舉行熱鬧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在蒙古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會上有賽馬、摔跤、射箭等比賽。摔跤手入場時分開雙臂,模仿展翅的雄鷹。歌舞、說唱等表演也是必備的節目。馬頭琴是我族特有的樂器,像個二胡,琴杆頂端有馬頭的雕刻。 我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元朝以來,用蒙古文寫成的書籍很多,包括歷史、文學、醫學、數學、天文、兵器等,對中國的科學和文化貢獻很大。 蒙古族小檔案 人口:548萬 (2000年) 分佈地區:70.4%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佈在中國的東北、西北等地區。

其他解答:

苗族-------據 調 查 , 道 教 是 苗 人 唯 一 的 宗 教 。 苗 族 道 士 分 為 文 武 兩 班 , 他 們 所 供 奉 的 神 靈 和 使 用 的 符 印 、 經 書 都 不 相 同 。 在 齋 醮 法 事 中 , 武 道 士 供 奉 三 清 、 三 元 等 神 , 文 道 士 則 供 奉 神 農 等 神 。 文 道 士 供 奉 的 神 像 , 其 頭 必 大 ; 武 道 士 供 奉 的 神 像 , 其 頭 必 小 。 各 神 之 間 職 守 分 明 , 所 司 人 間 事 務 不 相 混 淆 。 苗 族 男 子 獲 得 道 士 身 份 之 前 要 履 行 受 戒 儀 式 。 受 戒 之 後 , 就 得 到 一 個 法 名 。 其 文 字 及 排 列 次 序 都 是 固 定 不 變 的 , 文 班 的 字 序 為 「 寅 、 云 、 道 、 廟 、 完 」 五 個 字 , 武 班 的 字 序 為 「 應 、 勝 、 法 、 顯 、 完 」 五 個 字 。 取 名 方 法 是 取 其 中 的 一 個 字 為 其 頭 , 在 後 面 任 意 加 上 一 個 字 即 可 。 苗 族 人 受 戒 的 年 齡 沒 有 限 制 , 大 小 皆 宜 。 年 齡 大 的 , 受 戒 之 後 便 可 跟 隨 老 道 士 拜 師 學 藝 , 熟 練 了 便 履 行 道 士 的 職 責 ; 年 齡 太 小 的 一 般 要 等 長 大 懂 事 了 才 舉 辦 受 戒 儀 式 , 但 有 時 為 了 節 省 開 支 , 也 可 以 先 受 戒 , 等 長 大 了 再 拜 師 學 藝 。63D0B758E2D502CC
arrow
arrow

    zogfl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