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善言》的分析 (15點)

發問: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如題 我想要善言既分析 因為要做功課 仲有佢既"立意" (梁遇春作既) 更新: 有幾條問題: 1.作者引曾子的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有什麼作用? 2.作者以諸葛亮為例說明 「天下真真做出事情的人們都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試結合你的所知,說明諸葛亮怎樣體現「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3.本文的立意。

最佳解答:

1.作者引曾子的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有什麼作用? 人們糊裡糊塗過了一生,到將瞑 目時候,常常衝口說出一兩句極通達的、含有詩意的妙話。梁巨川先生遺筆,最後一句話是“不完亦完” 。 2.作者以諸葛亮為例說明 「天下真真做出事情的人們都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試結合你的所知,說明諸葛亮怎樣體現「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諸葛亮《出師表》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蜀建興五年 227年 47歲 諸葛亮上《出師表》,屯兵漢中,即日北伐。 蜀建興六年 228年 48歲 北伐失街亭,諸葛亮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蜀建興七年 229年49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 蜀建興八年 230年50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興九年 231年51歲 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敗魏軍,在木門伏殺魏名將張郃。 蜀建興十一年 233年 53歲 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 蜀建興十二年 234年 54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因積勞成疾病故五丈原。 “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3.本文的立意。 天下事不完亦完,完亦不完,因为天下事无一值得执着的。

其他解答:63D0B758E2D502CC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gfly3 的頭像
    zogfly3

    zogfly3的部落格

    zogfl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